丛凑大学生

弘扬文化之美——杨家埠木版年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文化形态更是将文化的艺术之美与古人类的智慧结合,将文化中的‘美’元素发挥到极致。为‘传承木板工艺,发扬木版年画’,文化挖掘机实践队赴杨家埠对木板年画进行实地观摩与探寻。
实践队员在前期进行多番线上学习研讨后,针对历史悠久,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的“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开展调研。线上调研发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杨家埠木版年画从往昔的辉煌逐渐走向没落,生存环境不容乐观。通过对调研成果的充分讨论和分析,文化挖掘机实践队确定围绕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进行线下调研。
8月18日上午10时,实践队来到寒亭区杨家埠文化大展园,由于疫情的影响园区仅有少数展厅开放。在园内人士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来到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展厅,在这里实践队员受到了讲解员的热烈欢迎,当实践队队员韩同英向讲解员询问木版年画的渊源时,讲解员娓娓道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农民自己创造的民间艺术,它在内容上反映了农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式上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节令突出一个‘年’字,以’摇钱树’、‘聚宝盆‘、‘五子登科’、‘金玉满堂’等一些虽是虚设的祝福为主,总能让男女老少喜笑颜开,同广大农民群众结成了‘有钱无钱,买画过年’的密不可分的深情厚意。随着观赏的不断深入,实践队员注意到园区内房屋皆为老式推房且每个房屋大门两侧均贴有木板灶王年画。这些年画不像现代化的贴纸,剪纸,造福似的那样精确,光滑、多彩,但却给人带来一种历经风雨的坚韧。实践队员了解到这些年画都是当地手艺人一笔一笔,一刀一刀刻出来,只有这些年画存在,才能震慑‘怪兽’,寓意着才能过个好年。虽然这些年画历久弥新,经典永存,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木版年画手艺人的老去,现代化年画的冲击,木版年画逐渐被人们淡忘,实践队员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到这里参观木版年画古老的传统手艺,来到作坊区亲身体验。将木版年画传出杨家埠,传向更大的地方是历代手艺人的梦想。
实践队员在展厅内欣赏,认真学习这多达300幅年画的历史。‘三英战吕布’、‘文武状元赶考’、‘文王百子图’等年画图中人物之密集,神态之清晰都令实践队员为之惊叹。实践队员牟文静发现,木版年画上的文字与刻章上是相同的原理。在博物馆的出口处有一个专门的展厅放置了无数的梨木木板,那些都是一幅木版年画成品经过的见证。随着观园的不断深入,一幅幅的木版年画,200米的木版年画长廊让实践队员们动容,对传统手艺人心生倾佩。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前期的调研学习和线下的实地走访,实践队队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与手艺传承,为更好地发掘、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奠定基础。
 
时间:2021-08-20 作者:韩同英 来源:韩同英 关注:
清纯校花尽显校园风范清纯校花尽显校园风范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校花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校花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花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花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花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校花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