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力,星火终将燎原
八月的风吹走了七月的热浪滚滚,踏着青春与红色的脚步在不知不觉间路过了立秋。西安外国语大学2021枫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转入到了新的阶段,成员们回到了各自家乡,来到了家乡附近的纪念馆参观打卡,继续这段“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旅程。
此地曾著星星火
北极星不会随便落在谁的肩膀,为了如今的胜利与光亮,中国共产党也曾四处奔波游走,革命的脚步踏遍四方,革命的火种散步各地。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村,所纪念的水口山工人运动的历史发生在水口山铅锌矿区,无论是这段历史本身,还是它所传达的工运精神都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道,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所领导的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对它的参观与学习十分有必要。

图为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景 蒯仁君摄
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的新馆是在今年正是竣工并对外开放的,里面用微场景、多媒体投影、历史遗留物陈列等方式再现了昔日水口山工人运动的一番景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它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纪念馆的一层有许多的图面和动态图,这里展现的是大罢工开始前,民众受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压榨,他们不被当人看待,高高在上的那些人眼中,此处是一片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一群可供随意支配的劳动力。工人们有过反抗,且不止一次进行反抗,却都惨遭失败,在水口山工人运动到来之前,有无数的劳工们或因为受不了非人的待遇而死去,或因为反抗而被处置,或是还在铅锌矿中经受折磨,期待着有一天改天换地的奇迹能够到来。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千难万险走到今天,除了自身的发展的危难,也还包括了他们将民众的水深火热也当成了自己的困难,工人们的遭遇引起了党组织的注意,走上二层看到介绍板开头,毛泽东回到湖南的字样时在,仿佛感觉,一层照片中那些受尽悲苦生活的劳工们,在深邃黑暗的矿井中,迎来了一束光。
青春之力助燎原
事实也真的是这样的,1921年冬,衡阳党组织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先后派蒋先云、唐朝英、韦汉等共产党员到水口山矿宣传革命。1922年4月下旬,毛泽东在夏曦、彭平之陪同下,来到常宁水口山,了解铅锌矿工人情况,在康家戏台上,用浅显易懂的道理,短短半年时间建立了中共水口山党小组,发展工人斗争骨干刘东轩入党,为罢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他们不远万里而来,踏过泥泞与风雨,看过了世间的所有苦难,照亮每一份黑暗从来不是为了任何的一己私欲,只因自己的骨肉同胞尚且还在水深火热,又怎敢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在党的带领下,轰轰烈烈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运动开始了,1922年12月5日,水口山矿机器全停,矿区一片静寂。“警察”们向着劳工们开枪,威逼利诱,却再也挡不住群情激奋中爆发的这场运动。当月27日,矿局被迫承认工人俱乐部所提18项条件,罢工取得彻底胜利。这一场胜利,归根结底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紧紧团结人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图为枫火暑期志愿队部分队员合影 张萌摄
党领导人民进行这一段波澜壮阔的运动,也就是水口山工人运动,它在整个中国的工人运动历史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是中国工运史上的光辉篇章。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分布于各自的家乡,却依旧团结一心,在各自的家乡继续为本次实践活动出力,继续为党史学习的呼吁而做出努力,我们身上最可贵的莫过于青春,我们既为祖国的未来,足够强大,也足够志存高远,家乡的红色火种若要燎原,不可缺青年力量之聚积。
(通讯员 蒯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