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队员早上来到孟庙进行参观学习。孟庙又称亚圣庙,是我国自古用以祭祀孟子的地方;孟庙呈长方形,院落五进,殿宇64间,占地60余亩。亚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为庙内主体建筑。据记载,历代重修,达38次之多。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殿7间,高17米,横宽27米,进深20米,双层飞檐,歇山式,绿琉璃瓦覆顶。檐下八角石柱26根,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寝殿等,庙内共有碑碣石刻350余块,庙内古树苍郁,葱笼茂密,堪称奇观。
孟庙东路启圣门至启圣殿甬道西侧,碑碣林立,为孟庙各类石碑存放之处,称为孟庙碑林。此碑林保存孟庙历代碑碣280多块。从年代上分,有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从字体上分,有篆、隶、行、草、楷书等;从文字种类上分,除汉字外,还有
蒙文(元代
八思巴文);从形式上分,有
文言亦有
白话,有文字亦有图画;从内容上分,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震灾害等各方面的记述。
孟庙碑林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沿革变化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珍贵资料,是中国除西安碑林、曲阜孔庙碑林之外的又一大型碑林。碑林在"文革"期间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1980年以来,国家拨出专款进行了复原维修,现已恢复到清代初期的原貌。
现在孟庙中绝大部分石碑都是裸露放置,没有进行特殊保护,可能会受到风吹日晒,遭受损坏,这些石碑一旦被损坏,就失去了真实的文物史料。实践队员通过调研提出以下建议:1.在碑林上方搭建顶棚,避免日淋雨晒。2.相关部门对现存石碑进行普查登记,制作拓片,作为文物承列到市博物馆。3.应针对不同的石质进行补充实验,在此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修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