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ツ: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建筑学院“赶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人民大会堂壮观巍峨,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开门。人民大会堂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作为中国最富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不仅是一个政治地标,而且犹如一部立体史书,记录着中国铿锵前行的足迹,见证“人民”力量与中国奇迹。2021年7月22日,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人民大会堂,感受当年烽火岁月里前辈们是如何为人民谋幸福的。刚走到人民大会堂门前,便被扑面而来庄严的氛围感染,一张张油画挂在墙上,仿佛叙说着中华的辉煌。
出发前,实践队员们各自查询了关于人民大会堂建立的历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人民大会堂门口队员们也有幸听到了讲解员对人民大会堂的讲解。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是人民的殿堂,见证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1969年4月1日,人民大会堂第一次成为党代会主会场。自中共九大起,历次党代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人民大会堂作为主会场,见证了一次次党代会,见证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幕幕。每天全国各地到这里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实践队员们也随机采访了几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并向他们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知识。
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大栅栏历史街区,该片区空间布局较为独特,不同于传统北京街巷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布局,拥有如杨梅竹斜街、铁树斜街等斜街肌理,另有部分不同于一般岔道口的街巷布局,如五道庙处于五条街的交口处等。该地区建筑以传统风貌为主,各类风貌建筑交叉并存,建筑内部风貌保留较为完整,沿街表皮破坏较为严重。实践队成员们漫步在重开张的大栅栏步行街看到,大栅栏商业街两侧的建筑物色调、风格实现了统一,尽显古香古色,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展现大栅栏独有的传统商业特色。百年老店随处可见,红窗灰瓦、错落有致,体现着传统的中式风格;而加盖的新建筑则统一改造为朱红窗阁牌楼、青砖灰瓦白线墙装点的仿古式建筑,并粉刷装修立面、规范牌匾。这条街上每天的客流量要15-16万人,可以说是闻名遐迩。在这里队员们也采访到了一些群众朋友,群众们都表示大栅栏采用仿古建筑风格修建的门面让人耳目一新,过去拥挤的街道和门面也变得宽敞亮堂了。
通过学习,社会实践队员们认识到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大量的历史遗迹、遗存,是值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明清时期形成的“北京文化”,除有以皇城为中心的各种宫殿、坛庙等官方典章建筑外,外城一带则形成了士文化与市井文化区。特别到近代,这里集儒雅、通俗、繁华、简朴于一体,表现出十足的“京味文化”的内容。因此应通过保护工作使地区的特色得以保留与发展。
时间:2021-08-17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