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农业人才兴则农业兴,农村人才强则乡村强。充足数量和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然而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8月15日上午,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在与村支部书记的谈话中得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总人口三分之一左右。从实地走访调查看,家庭收入低、生产效益低、农村发展滞后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主要原因。实践队员认为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使劳动力实现“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实现从体力型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最后,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医疗保障体系,加强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8月15日下午,小界乡实践队员在苇山村开办的“四点钟课堂”上完了最后一次课。上课过程中实践队员辅导孩子们学习,充分把握与学生们共处的时光,以轻松活泼,认真有趣的氛围进行最后一次授课。考虑到天气炎热,实践队员为孩子们买来雪糕作课间解暑。值此时机,队员们再次教导孩子们用功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回报社会。六点半下课后队员们与孩子们合影留念。经过两周的实践,时间队成员受益多多。
这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来到洛宁县的第一支实践队伍,但不会是最后一支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是大学生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