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东科青年三下乡:清凉一夏 慰问人心

酷暑难耐,烈日当头。为防暑降温,传递清凉,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青春心向党 红色海岛行”党史学习实践团于7月15、16日在蚂蚁岛开展“送清凉”活动,为当地居民送上一份自制的绿豆汤,献上一份实践团成员的关怀。

精心准备 满腔真情

在活动前一天,实践团就买好了原料,并做好制作前所需的准备步骤。为了让绿豆汤有足够的降温时间和清爽的口感,隔天一早,在实践团其他成员还在休息的时候,负责制作绿豆汤的成员就已经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了,成员们一起床便可以闻到充斥着整间屋子的绿豆香。绿豆汤的制备过程并不繁琐,只因准备的数量多,花费了实践团成员们较长的时间才完成。据了解,此次实践团共购买了6斤绿豆,因为烹饪工具不足,实践团成员耗时一上午,才将一天所需的绿豆汤制作完成。一个上午,不断沸腾的热水、不断蒸发的蒸汽足以将厨房改造成一间桑拿房,但负责制作的成员即使汗流浃背也没有因此抱怨。相反,成员们的脸上都充满了满足的笑容。看着几大盆制作完成的绿豆汤,一位制作的成员骄傲地说到:“虽然我不会做饭,但是我可以熬绿豆汤给当地居民送去温暖,想到它们能帮助居民解毒消暑,我就感到十分满足,不会感觉那么累了。”

寄情于汤 温暖传递

下午,实践团成员们带着绿豆汤前往义教的地点和临近的社区、街道,展开了第一天的“送清凉”活动。当绿豆汤被送到义教的教室时,在场的小朋友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甜口的绿豆汤非常受小朋友们的欢迎,准备好的绿豆汤瞬间一扫而空。“非常好喝!”小朋友们的鼓励给了实践团成员们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带着成倍的信心,成员们穿梭于街坊邻里间。实践团成员与当地人因语言不通,故不经常交流,所以一开始,实践团的送绿豆汤之旅并不顺利,只能向平常接触比较多的阿公阿婆们送出去几杯绿豆汤。或许是看到了实践团成员的困境,看屡遭当地人拒绝的成员们而心存不忍,接受过实践团绿豆汤的几位阿婆用着当地的方言极力劝说着他人接受实践团的心意。有了阿婆们语言沟通的加持,和看到了实践团送清凉的真心实意,接下来的送清凉之路顺利很多,准备好的绿豆汤终于在太阳西落之前送了出去。看到阿公阿婆喝完绿豆汤后洋溢着幸福的脸庞,实践团成员都回以最真诚的笑容,虽然大家隔着语言的障碍,但这并不能打破这融洽和谐的画面。

次日,实践团成员还为工人们送去了绿豆汤,炎炎夏日,工人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还在为蚂蚁岛的发展建设工作着。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接过一杯杯解暑清热的绿豆汤,这份温暖不仅可以暂时消去他们的炎热、疲劳,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实践团的关怀。爱是相互的,当实践团成员离开去下一个地点时,工人们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向实践团挥手告别并不断诉说着感谢之情。

相互关怀暖人心

此次“送清凉”活动将实践团的心意传递到了蚂蚁岛群众心中,在炎炎夏日中,给蚂蚁岛人民带来一丝清凉。同时,实践团成员们也与岛上人民打下了友谊的基础。作为团队与岛上人民的润滑剂,此次活动磨平了实践团与岛内人民的隔阂,也让实践团更好地融入小岛,让小岛人民更加亲近实践团成员。此外,小岛人民投桃报李,面对成员们真挚的帮助,不断给成员们送上自己的谢意,其价值远远比过一杯绿豆汤,但是这其中互相传递的温情远远不是能用价格代替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相互的。当你用真心对待他人时,他人也会用真心对待你。“阿公阿婆们都很热情,他们会会来我们住宿的地方关照我们,会问一句吃饭了吗,就像我们之间是生活了多年的街坊邻居。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小岛,但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一位实践团成员如是说道。

时间:2021-08-15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
泉州中营职业学院校花泉州中营职业学院校花
广西师大苗条非主流少女校花广西师大苗条非主流少女校花
青海民院美女校花青海民院美女校花
广西民族大学气质美女校花周苏广西民族大学气质美女校花周苏
厦门华夏职业学院校花厦门华夏职业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