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绣江山,英雄永存|电气学子访革命圣地赓续红色血脉
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彼时的旧中国“上有风雨之摧淋,下有狂涛之荡激”,无数的仁人志士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思想觉醒,身先士卒,欲救万民于水火,他们以身似江河的挺拔脊梁与心似骄阳的自强意气,守卫中国的巨轮行稳致远。而纵观革命奋斗史,素有“近代百年看天津”之说,因此,电气工程学院工学并举队将目光锁定天津,前往李叔同纪念馆、觉悟社纪念馆和盘山烈士陵园等地,感受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汲取前行奋进的力量。
第一站 李叔同纪念馆
纪念馆正厅中央为一座高三米的李叔同铜质立像,两侧是"超脱"和"皈依佛门"两幅大型浮雕,讲述了李叔同的一生的传奇故事,展示了他的艺术成就、佛学造诣与爱国主义精神。
陈列室内陈列着李叔同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和历史资料,并分别从艺术、佛学成就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展现其卓越的社会成就和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形象地展示了李叔同从绚丽归于平淡的人生轨迹,以及从世俗到佛门的心路历程。
此外,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在红尘之外的弘一法师以满腔热忱提出"念佛不忘爱国"的口号、以及那一句“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图存”像一声春雷唤醒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之心!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誓死捍卫祖国和民族的独立与自强,在佛学乃至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影响……
“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
第二站 觉悟社纪念馆
觉悟社是"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马骏、邓颖超等创建的青年革命社团,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之一,以大量历史文献、照片、绘画及雕塑等艺术形式,生动讲述觉悟社成员组织革命宣传活动的斗争事迹。
觉悟社本着"革新"、"革心"的精神,以"自觉"、"自决"为主旨,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爱国力量,开展反对封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改造社会挽救祖国的革命斗争活动。这些思想觉醒的青年人,勇敢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救亡图存使命,彰显红色精神的光辉力量。
觉悟社,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年轻时的奋斗历程和一次次血雨腥风的艰难战斗,升华、凝结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一笔万古流传的宝贵财富、信仰坚定的忠诚品质、党性纯洁的积极实践作风、心系群众的民生情怀……
第三站 盘山烈士陵园
一寸山河一寸血,巍巍青史励后人。烈士纪念碑是陵园的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在北部的最高处。聂荣臻题写的“光荣烈士永垂不朽”的话语,尽显抗战的艰苦和烈士的伟大。苍松翠柏掩映的甬路尽头是烈士墓区。岁月流逝,不减英雄本色,世纪更迭,更添缅怀之情。近两千六百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用血肉身躯积攒了我们战胜苦难的力量。

盘山革命纪念馆内的故事同样引人震撼。189件珍贵革命文物、110张历史照片及辅助陈列手段展示的历史画面,莲花峰七勇士、子弟兵杨妈妈等众多盘山英烈的感人事迹……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抚今追昔,盘山儿女在抗战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盘山不老,蓟水长流,丰碑永存!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历久弥坚风华正茂。我们看到无数青年汇入思想觉醒的浪潮,看到先贤的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看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同欲,风雨同舟,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身为大学生,我们已然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应时刻叩问初心,不忘前路,传承红色精神。只愿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