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几十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

王同学在帮忙摘豆子
实践团成员王思澄来到了辛街乡,首先便是与当地村民一起干农活。第一步实践团成员需要往地里撒肥料,每棵小玉米苗的根部都必须撒上肥料,而且要一颗一颗的撒。接下来村民又带着实践团成员一起去庄稼地里采摘已经成熟的农作物。通过一天的劳动,实践团成员又与村民进行了一番交谈,了解到了村民的困难,并向村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同学在帮忙摘玉米
农村问题是我们国家整体发展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而农村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去拉他一把,使他们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给他们提供一个起跑线,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共同去为农村发展做贡献。在以“乡村振兴,青年作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王思澄进行了“体验农活,农田实践”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的活动中,实践团成员王思澄秉承服务新农村的态度,为村民解决了部分问题。

王同学在帮忙摘韭菜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群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况如何。如果我们纵向比,确实感到农村的变化可喜,过去的农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还有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发展的希望非常渺茫,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仍无优势可言。
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力乡村”实践团供稿
撰稿人:王思澄
联系电话:1376242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