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了解英雄事迹,感悟红色精神。
为了进一步感悟红色精神,了解英雄事迹,7月13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追忆革命岁月,焕活红色基因”党史学习实践团参观了金维映同志的故居和史迹陈列室。
参观故居,了解英雄
到达金维映同志的故居,队员们纷纷进入内部参观。故居虽小,但完美重现了她的生活环境,并将金维映同志的生平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高亭镇清泰路,故居坐西北朝东南,经过了多次修缮,于2004年由原来的3间扩建为砖木结构瓦房的5间,并于2005年4月被列为市级红色旅游基地。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金维映烈士、感悟红色精神,故居内展出近150幅图片、40余件珍贵实物,记述了1926-1941年间金维映烈士在舟山、上海、延安、苏联、中共苏区和长征途中的事迹。这一件件珍品、一张张图片,无不让人为之动容,为金维映同志对革命的奉献而发出无限感慨。
在参观故居的过程中,金维映故居的工作人员也积极地为队员们讲解到:“金维映1904年在这里出生,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在战乱中牺牲于莫斯科。……金维映一生就狱两次,一次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次在上海。在狱中金维映同志遭受了严刑拷打也没有背叛革命……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金维映烈士牺牲于战火之中,时年37岁。”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不畏艰苦。风华正茂的她为了解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中国,付出了太多。队员们感慨到:“金维映同志真是一位拥有传奇人生的女英雄啊!”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队员们虽然对金维映烈士的生平有了一些了解,但还仅仅停留在初步认识英雄的层面。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英雄史迹、感悟红色精神,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追忆革命岁月,焕活红色基因”党史学习实践团前往了位于岱山岛另一端的金维映史迹陈列馆。
探索英雄史迹,感悟红色精神
金维映史迹陈列馆位于岱山县东沙镇,由序厅、史迹陈列厅、临时书画厅、追忆缅怀厅和多功能厅五部分组成。开馆至今,金维映史迹陈列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全年实行免费开放。
史迹陈列厅中不仅详细介绍了金维映同志的革命岁月,更展示了红军所用的衣物等用品。同时通过灯光和音效,以视听结合的形式向大家展示长征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大家对长征的了解,更让人体会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馆中最让人感到压抑的大概就是有关“异国牺牲”的篇章了,考虑到金维映同志的身体原因,党中央决定将其送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治病。然而世事难料,不久后的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金维映牺牲于战乱,年仅37岁。金维映同志短暂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金维映同志的事迹体现了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金维映的英雄事迹已载入史册,其名字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金维映同志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学有所得,青春起航
通过这次的走访,团队成员们参观调研,逐步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红色精神的认识,体会到了革命烈士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队员黄周蕾表示:“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那一个个烈士的名字汇成美丽的彩虹,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我们应该传承先辈们的优秀品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物质会磨灭,但精神永存。实践团队员将牢记金维映烈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色基因传播给新一代青年,为传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贡献青春力量,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