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子探访党员前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感受红色精神,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习百年党史,激发青春活力”党史学习实践团于7月14日前往定海区香园新村,对党员前辈王智元进行采访。
积极向党
1960年10月份王智元正式当兵。据其所述,他是农民出生,当时当兵是十分光荣,并且是很能体现思想觉悟的事情。“部队中工作作风、纪律各方面都非常好,党员同志在各方面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到部队之后,我多次与党员交流,最后发现自己的思想焕然一新。后来我于1966年6月20日入党,刚好是建党四十五周年,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作为党员,作为士兵,我的职责是听从党的指挥,保家卫国,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安全。”王智元爷爷满脸笑意地说道。
当回忆起入伍期间的生活时,爷爷忍俊不禁道,“我当时入部队时胆子很小,拿武器都不太敢拿的,特别是手榴弹,拉开之后一会就会直接爆炸,但当兵是要拿武器的。第一次我拿枪时是九发子弹,我当时打的命中率很低,但是之后我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武器拿得住了,手榴弹也敢用了。在部队里的训练、学习和工作虽然十分的辛苦,但是我觉得十分的充实满足。”
听着爷爷一字一句中,对部队与党饱含的热忱,一位实践团团员感叹道,“看来爷爷对部队生活十分留念,在部队中形成了对党的深切关爱和坚定信念,焕新了自己的思想,积极向党。”
心中有党
在谈及当代年轻人认为入党无用的问题时,王智元爷爷正色,言语严厉,“这类人可以说是思想闭塞,没有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先锋模范作用。建国之后,各类思想涌入,这类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过随着国家加强思想教育建设,情况已经改善了很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
对此,王智元爷爷尤其强调,“我们共产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是一种信仰,不是为了自身利益或者其他,只是为了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梦,别无二心。中国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报答生我养我的祖国,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不仅仅思想觉悟会提高,同时还能提高积极性。”
可见,王智元爷爷对入党无用论是持强烈反对的意见。这一反对源自于王智元爷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源自于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的坚持,源自于他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念。正是因为王智元爷爷心中有党,从而能够在痛斥入党无用论时言辞激昂,言中有党。
行中有党
1969年王智元三月份退伍,恰逢文化大革命,所幸,1969年三月份生产也随之恢复。之后,王智元被安排去岱山工作。
“在单位,我当了二十多年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做工作。在职期间,因为生产队交的定额必须要达标,压力重重,包括思想改革,经济上,技术上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说压力非常的大,但总体来说还是成功的。我作为党员,还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没有犯一些低级错误,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任务。”王智元爷爷回忆道。
最后,王智元爷爷深切地表达了对党地祝福和对当代青年人的期望,“希望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各个党员们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征途,希望在之后的岁月里国家强起来,富起来,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之后祖国还是要靠我们的同学们,同学们一定要奋发图强,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同时也希望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祖国的明天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在采访结束后,实践团队长有感而发,“哪怕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艰难的时期,王智元爷爷仍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勤勤恳恳做基层工作,认认真真完成生产队交付的任务。正是因为爷爷心中有党,才能做到心中有党,他一心一意向党,恪尽职守,甘为党作奉献。”
时间:2021-07-15 作者:黄楠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