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忠诚印存心,浩然充两间。
为了进一步锻炼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7月12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追忆革命岁月,焕活红色基因”党史学习实践团队员走近舟山市海山公园烈士陵墓展开人文考察。
风隐天高 水清石澈
舟山市海山公园烈士陵墓坐落于舟山定海城北龙峰山麓,依山傍水,怀抱自然。陵园主要的纪念建筑有陵园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忠魂堂、悼念广场、纪念浮雕、烈士墓区、烈士纪念碑,是一块革命教育的传统圣地。队员们走进石门,便可感受到陵园层次的高低分布;穿过广场,迎面而来阵阵微风,周围是满山遍野的草坪和拍击青石的“咚咚”溪水。
顺着溪水岸走,可以看到山石堆起组成的小山,在小山旁围着一群戴红军帽的中小学生,老师正坐在石边为他们讲述红色经典事迹。孩子们的眼睛清澈纯净,满是对峥嵘岁月的追思,孩子们的心似山间清泉,真诚、恳切。
地利人和 安居乐俗
“叮叮叮”,优美的曲子从山上蔓延下来,队员们顺着乐声往上面走去。一个平台上有许多正在晨练的大妈大爷,那些优美的曲子正是从那里传来。
往前走隐隐约约能够听到“砰砰砰”的击打声,在平台的旁是一个敞篷的乒乓球场,老老少少正在里面互相切磋球技,队员也兴趣增生的参与到了他们的比赛之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球技中仿佛看到中国的老一辈于自身热衷事业挥洒热血的精神。看到这样安居乐俗的一幕,实践队员们不禁感慨,正是有了像海山公园烈士们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才能有现在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看到这样歌舞升平、闲适安乐的生活,长眠于此的烈士们也能安息了。
斯人已去 事迹永存
离开平台往上走,一块巨大的烈士纪念碑耸立眼前,纪念碑铭刻“林茂成”烈士的英勇事迹,记录着林茂成烈士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为国为民献躯的一生。了解其英雄事迹后,队员们无不叹息致敬。纪念碑的两旁埋葬着昔日与“林茂成”先辈共同革命的战友,几百位革命烈士并列长眠于此,不禁让人感慨到“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曾经先辈风华正茂,各自胸怀大志,不畏生死,为实现全中国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假若没有这样一代人的奋斗青春,又怎么会有当今这一代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呢?
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的牺牲,要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习主席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理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青年们应该继承先辈精神,勇立时代潮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红色纽带 红色记忆
纽带连接着每一件事物发展的起因后果,纽带拉近当代与历史的距离。“你们这一代人要像打乒乓球那样打的越持久越好,不能心浮气躁,那样才会显得更精彩!”乒乓球大爷的话也发人深省。
回顾祖国的发展旅程,祖国从刚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各领域的高端科技和技术,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代代人奋斗纽带的联系和相传。以前,苏联撤走了核武器研究专家,祖国便走向独立自主研发核武器的道路,在那样简陋和缺乏高端仪器的工作室下,中国人民仍展现出了独有的团结和奋斗精神。中国人民成功研究出了核武器,主动推进研究氢弹的制造;从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短短用了2年零8个月。“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人造不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从此能够挺直腰板走路了。”中国以中国速度诉说了真正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
实践结束后,队员深有感触。近代以来,有许多像林茂成烈士那样的人前仆后继参加到反封建统治与反侵略斗争的革命中来,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共运动结合诞生了中国最伟大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心中有党,成绩理想”,当代大学生应以史为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就时至今日,党这股不朽的红色精神依旧浸润中华民族心田,将中华民族紧紧串联在一起,先辈以血肉之躯塑就中华之路,时代新人也将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创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