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为传承红色基因,更好的弘扬红色文化,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追忆革命岁月,焕发红色基因”党史学习实践团的队员们来到了舟山博物馆进行问卷调查。
文化长驻,历史长存
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集中表现,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博物馆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艰巨使命。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国观念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来说,博物馆作为文化精神的助推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主动探求知识和渴求历史文化真相的精神取向。
队员们抱着求知的精神来到了舟山博物馆,这是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设有“美丽家园—舟山自然陈列”“渔风海韵—舟山民俗陈列”“群岛往事—舟山历史陈列”3个基本陈列室。队员刚入博物馆,就被博物馆丰富的藏品所震撼。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物,都是人类及各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所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凝结。从艺术到科学,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民族文化到异域风情,藏品之丰盛,种类之多样,让人大饱眼福。
弘扬红色,实践调查
舟山博物馆里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来客,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年,是成人还是耄耋老人,每位来客都怀揣着对国家、民族以及文化历史的尊重和敬畏,文明有序的来参观博物馆。父母会认真仔细地向自己的孩子介绍博物馆中的藏品,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伟大的红色精神,每个孩子都怀揣着一片赤诚之心站在文物前,从这群孩子的眼中,能看到祖国之花对那红色烈日的向往。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队员们穿着蓝色或白色的队服,向馆内每一个热爱历史文化的人都发出了诚挚的调查邀请。大人们会趁此机会表达自己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见解,侃侃而谈,而那群充满活力、阳光四射的少年们,则会一脸骄傲的说出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证明自己也是个“小大人”了。
在少年们看到新鲜事物时,难挡对这些新鲜事物的好奇,拉着自己的父母以及朋友高兴的介绍自己的“发现”。在这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孩子和大人都在不断感受历史气息,升华自己的灵魂。
博物馆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主动感召红色文化,在自我弘扬文化精神。馆内每一层都会有志愿者和保安的存在,队员们在志愿者以及保安的帮助下,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了。馆内随处可见的是队员们与参观者在进行交流与探讨,这是红色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如今思想与思想进行大融合的时代,只有将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人类历史才能长存。
红色不断,精神不朽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而革命文化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地方考察是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年轻一代思考和精神滋养。而这一时代的人便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