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浙江学子参观舟山博物馆:观旧文化 寻新思想

【导语】:每一个时间点都是开始,改变就是不断新旧交替的过程。
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子“追忆革命岁月,焕活红色基因”实践团走进舟山博物馆参观并发放调查问卷,旨在增强学习红色历史,了解群众红色文化素养。
游历史展馆 感时代精神
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型帆船的铜雕,水手双手紧握着大麻绳,奋力操舵弄帆,船边的脚印也象征着舟山人民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美好品格。
舟山博物馆分为三个展馆,分别是:“天宝海洲——舟山自然陈列”,“渔风海韵——舟山民俗陈列”和“群岛往事——舟山历史陈列”。舟山博物馆第一展厅以“天宝海洲”为主题,展现了舟山群岛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文字解说、多媒体影片、声效解说、电子沙盘、电子触摸查询系统等多种方式,该展厅展现了舟山区域位置、海洋能资源和矿产、岸线与航道资源、旅游人居条件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的价值。舟山博物馆第二展厅通过耕海、牧渔、制盐、造船、渔港、渔市、渔产、渔艺几方面展示舟山渔盐历史、多样的渔业捕捞方式、造船技术及水产加工技艺、渔俗文化与宗教信仰。舟山博物馆第三展厅则以舟山群岛的历史与传统为主题,按时间顺序展现了6000年来,舟山“襟大海,扼三江,引闽粤,通江淮,控全浙而动三吴”的态势。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那各种船舶模型了吧,制造者对每一道工序都凝神聚力,对每一个模型都精益求精,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工匠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正是无数“工匠”们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才有了如今充斥媒体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社会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劳动者在新时代书写出更多更精彩更动人的“工匠故事”。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领略了博物馆各种展览品的精彩,实践团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博物馆内一些游客对红色精神和文化的认知与态度。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群众是非常尊重和推崇红色文化的,他们认为红色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并对自身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多数人有参观游历过两到三个红色景点,他们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在本次活动中,实践团也碰到了很多参观博物馆的小朋友,他们胸前佩戴着鲜红耀眼的红领巾,可见红色基因已经深深的渗透进孩子们的心里。他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团的采访中,在谈到想去什么红色景点时,他们也能很快说出一两个了解过的地方。从他们的语气中,实践团感受到了少先队员们的朝气活力。了解群众的想法,集中群众的观点,再回到群众,为人民服务,这大概就是本次“追忆革命岁月,焕活红色基因”三下乡活动最大的收获了吧。
总结经验 展望未来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实践团发现,多数年轻人希望通过微电影、故事集等文化产品来了解红色文化,而部分付费红色景点也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所以,降低或减免红色景点门票更有利于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播,毕竟红色精神是无价的,不可为了一点小的利益而影响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可以多拍摄一些优秀的微电影短视频等,通过先进自媒体传播开来。而VR全景直播等高科技方式也该适时开展起来,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红色思维也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优秀的方式加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学习的积极度。
不负美景,不虚此行。此次参观博物馆和问卷调查活动,我们既领略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付出的汗水,也让我们燃起了青春与发扬这种精神的决心。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了群众对于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学习的积极度与参与方式,可以将一些资料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让身边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红色革命的故事。
 
时间:2021-07-12 作者:范李蓓 唐必秀 来源:范李蓓 唐必秀 关注: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可爱校花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可爱校花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花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校花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校花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花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花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