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我行动,我时尚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
       本次暑假伊始,洛阳师范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之垃圾分类小助手活动就正式拉开了序幕,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此次活动采取了线下实践和网上打卡的方式,各位同学在自己家乡所处的城市或乡村开开展了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活动,成员们将自己在社区内进行的垃圾分类行为用照片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并上传到活动群内进行了打卡。
       例如我所在的家乡洛阳市城区全面推行“两定四分”投放生活垃圾,多数市民朋友都大力支持这项工作,按照“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要求,自觉将家中的生活垃圾规范投放至小区的垃圾投放点。但是,也有少数市民不适应不理解觉得“添了麻烦”,更有极少数市民扰乱阻止这一事关千家万户的重要工作。
       垃圾分类不是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通过将垃圾分类管理,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清运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必将明显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最终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和实惠。
       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要广大市民提高思想认识,把垃圾分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垃圾分类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全社会从我做起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协力推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垃圾分类离不开法律法规、可操作的政策和完善的监管体系。只有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才能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对于垃圾分类,垃圾投放、收集、中转、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一旦出现违法违规情况,就很可能面临一纸罚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提高认识,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展现市区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国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时间:2021-07-09 作者:李任婧 来源:李任婧 关注: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可爱校花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可爱校花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花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校花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校花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花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花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