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长育儿心得
高中阶段(进重点大学前的拼搏阶段)
初中毕业后能进一个好的高中,对于一个想进重点大学深造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相对而言,重点高中学校的教育设施好一点,任课老师的业务水平也高一点。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挺厉害,心里挺佩服他,学习也就自觉了。我儿子所在的复旦附中理科班的同学都是各个初中考进的优秀学生,他们凑在一起互相竞争,谁也不甘心落后。当然学习方法好一点,用功程度再高一点的学生,成绩会更好一些。但总体来说,复旦附中理科班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高中毕业时,全班40名同学,基本上都被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和中国科大录取了。目前已有30名同学在美国的各所大学深造,个别已毕业了的学生也在美国找到了较好的工作。以下我把儿子在高中阶段,我们当家长的平时比较注意的方面以及儿子做的比较好的情况介绍给感兴趣的朋友。
充分利用周末与孩子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儿子进了复旦附中读书,住校了,要到周末才能回家。与初中相比,我们不能每天与他见面,与他交流的机会少了。但是我们充分利用周末见面的机会,比如一起聚餐的时候,交流的范围可以广一些,可以问他本周学校里有什么活动,同学之间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本周有哪些课程,进行了哪些课目的考试,考试成绩怎样?其他同学的成绩怎样?当他告诉您,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您可轻松地对他说:没关系,我们总结一下失误的原因,下次肯定会提高的。当他汇报本周考试不错时,我们的表扬要及时更进,并希望他下次考试成绩会更好。当他告诉您,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时,您要向他表示祝贺!并希望他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当他告诉您,他班里某某同学取得某项好成绩时,我们同样也要表示出祝贺与欣赏的感情,让他感觉到我们父母亲是挺看重荣誉的,他下次也会努力去取得好成绩,让我们父母亲高兴。我们对他的压力也在这一次次交流中逐渐逐渐地施加给他了,让他感觉到父母亲时刻在关注他,他不能松懈。反之,您好长时间不与他交流,待您发现他成绩不理想,给他一顿训斥时,他经常会不接受,反而会认为您父母不尽责,早了您干什么了!所以,建议我们的朋友,当您的孩子在寄宿制学校读书时,当您的工作很忙,应酬很多时,千万别忘了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当然与孩子交流时也别光问孩子的事,也可告诉孩子他不知道的社会趣闻,单位里,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感觉到:与父母亲交流也是蛮有意思的。
早点学好学深高中课程。孩子的高中三年,其中高一这一年的起跑最为重要。高一的课程学好了,成绩名列前矛,他会对自己有信心,脑子里会有考重点大学的想法了。到了高二,高三时,他自己也会抓紧了。相反,如果孩子高一时的成绩不理想,他的自信就差了,脑子里会在想:自己大概不是考重点大学的料吧?如果此时没有好的纠错方法,成绩不能较快的提升,家长再盯的紧些,孩子会很痛苦,整天顾虑重重。因此,高一的起跑好了,整个高中阶段会顺利些。就像刘翔跑出12。88秒成绩时,他当时的起跑也是历来比赛最好的一次。当然也不是绝对的,高一成绩不理想,高二,高三通过努力,后来居上的情况也有。只不过会更累些,相对而言,考不进重点大学的风险也要大些。我儿子在高一时,学习抓得很紧,除了把各门功课学好学深外,还自学了高二和高三的课程。这样到了高二和高三时,他反而有时间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类竞赛,并能每天抽出时间听英语广播,看英语节目,看原版的英语书了,我所知道的他已看过的英语原版小说有“简爱”,“飘”等。他英语水平的提高,很大一部分与他在高二,高三时有“闲”有关。
不放弃各种竞赛活动上海的四校(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都很看重国际,国内的各项中学生竞赛。也许通过学生参加竞赛得奖能体现学校的教育质量。当然各项数理化竞赛,学校一般都派理科班的同学去参加。各学校对参加大的竞赛都很重视,都会精心准备,都会派出尖子选手去拿各个单项冠军。我儿子被指定去攻化学竞赛,当然其它类竞赛你也可以参加,学校方面只是希望你能拿化学大奖。儿子还算争气,当时全国各个类别的高中生化学竞赛一等奖都被他拿到了。有关方面组织了得奖选手参观复旦大学,学部委员化学家谭家桢接见了他们三位学生,希望他们能成为他的弟子。1999年10月份在北京有一个由瑞士雷达表集团赞助的中国青少年科技英才奖大赛(简称雷达杯竞赛)选手由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组成,每个城市选派10位选手。竞赛内容既广又深,有数理化,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生物,英语,时事和演讲(给您一个题目,10分钟以后分别用中,英文演讲10分钟)整个竞赛为五天时间,竞赛的重点是考核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评委都是来自北大,清华的教授,都是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这是一场体现一座大城市培养青少年科技英才水平的大赛,各地政府的教育和科技部门都很重视。上海的100所市,区重点中学,每所学校都推荐10名学生参加选拔赛。这1000名学生通过多轮竞赛,最后选定了10名学生去北京参加竞赛。我记得当时去北京参赛的学生,复旦附中有2名,师大二附中2名,控江中学1名,上海中学1名,上外附中2名,格致中学1名,交大附中1名。上海去的选手挺争气,拿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我儿子以低于一等奖1分的成绩得了二等奖。上海市科委和教育局的领导很高兴,也通知我们家长去虹桥机场接机,当看到儿子接过有关领导送上的鲜花时,我们心里比自己得奖还要高兴。也就是因为儿子在雷达杯比赛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评委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的注意,一个月后清华大学又比北京大学早一步来上海复旦附中对儿子进行了3小时的综合笔试和面试。第二天清华大学就通知复旦附中:郑叶青被提前录取了。这样,儿子没参加高考,算是保送进了清华大学。
注意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过程应该是越早越好。因为综合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过程。而且综合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有一定的机会。您对这个问题意识的越早,您就会去寻找各种机会,您想着去找各种机会,当然各种机会也会多点,您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快些。当今社会,书呆子类型孩子不吃香了,肯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当前社会上的“啃老族”基本上都属于综合能力不高的孩子,而且这些“啃老族”已经错过了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作机会和时间。再要他提高综合能力已经很难了。换句话说,要他轻易不“啃老”也是很难了。特别是到了我们退休时,收入本身就减少了,身边还有个“啃老族”,心情会很糟的。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尽早注意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我儿子在高中时已经有这种意识了,并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他参加班长竞选,主持各种会议,编写剧本,导演排练,为在大学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基础。现在不少媒体已报道说:美国,英国和香港的一些大学在国内招的部分给予全额奖学金的学生,除了看你的各科成绩外,还比较看中您的其他特长,包括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即要看您的综合能力。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我们当家的也要关心子女的社会环境。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当家长的改变不了,但是,孩子交友的小环境,我们当家长的要关注。因为孩子交了好的伙伴,相互之间会互相帮助和互相促进。“夹了坏桃”就走向反面了。孩子的识别能力差,我们要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
大学阶段(走向人生成熟的阶段)儿子的四年大学生活还是比较顺利的,达到了自己既定的目标,我们感觉儿子在大学毕业时,知识面更广了,人也成熟了。以下向朋友介绍一下我们认为儿子在大学四年中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有一个良好的起步。清华大学可谓是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中有不少是各地的高考状元和保送生。要想在这些优秀学生中出类拔萃,并全方位提高自己,没有优秀的成绩和才能是得不到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拥护。儿子进大学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把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四年,看成是增加知识和提高才能的好机会。因此,一开学他就开足马力,各门功课都认真对待。做到了课前仔细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再次复习。好在儿子在中学阶段打好了英语基础,进校后他就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一级英语考试,得分为88分。60分就及格了,毕业前,他又去考了一次,成绩为99分,在他之前,学校的一级英语考试的最高成绩为96分。在清华大学,如果你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但是你没通过清华一级英语考试,学校是不让你毕业的。但是你通过了清华一级英语考试,你就可以免修普通英语课程,多余的时间,儿子一方面去选修了由美国哈佛大学老师主讲的英语写作班,另一方面也抽出时间为年级和班级干点事。儿子挺争气的,第一个学期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有的考试课程都是90分以上。其中微积分,线性代数,物理,化学等都是满分(100分)。英语写作也为A,他的写作受到了美籍老师的称赞,多篇作文都被英语老师作为示范文,发给同班同学参考。他也很重视体育锻炼,每晚都去操场长跑,坚持每周游泳,所以他的体育成绩也不错。1500米,3000米长跑,200米自由泳和蛙泳在校运动会上都取得了名次。他还代表清华大学参加了北京市的半程马拉松比赛。由于总成绩在年级组排名第一,加之又热心为同学服务,第二学期竞选班长时,获全票通过。以后又陆续担任了系和校的学生会干部,18岁那年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也担任了一些工作。
由于有了一个好的起步,以后几个学期的读书他也不敢放松,一直保持到毕业。儿子能获得非常优秀的学习成绩,这为他在学校能从事较高职位的学生会工作,更好地锻炼自己,能为他取得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信任,能为他后来被英国和美国的名牌大学录取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相反,大学一年级的起步不好,老师与学生不信任你,你也就失去了以后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积极参加学校的社会工作。我们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你在大学读书成绩好,说明你这个人读书比较用功,不笨,学习能力强,但并不表示你毕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如你综合能力强,一般都能胜任工作。现在我们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很少与所学的专业一致。如果你综合能力强,到了一个新的岗位,你很快就会适应工作。在学校参加些社会工作,能帮助你提高综合能力。儿子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进大学后就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社会工作。当班长时,带领全班同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在考试前给同学辅导),号召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他们班级的各项考核指标在学校的评比中,都名列学校前矛,他所在的班级也评为学校的先进集体。当学生会文艺部长时,他多次主持文艺会演,并自编自导小话剧。当学习交流部长时,他主持过各类学术讨论会。学校还由他牵头,成立了清华大学辩论队,参加了亚洲名校辩论赛。他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第一名,北京地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一名和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最佳主持人奖。他还被清华大学推荐为国务院相关部委的兼职英语同声翻译,凭着他出色的翻译,得到了多位部长的青睐,农业部,环保总局和化工部的部长都邀请他去他们部门工作。通过四年大学社会工作的锻炼,他的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刚教授对我们说:郑叶青非常不容易!他为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学习成绩还那么好!(儿子取了父母的姓郑叶,名青,意青出于蓝,胜于蓝)
提前做好出国留学的准备工作。儿子进大学后就定下了要去美国名牌大学深造的心愿,最向往的是进耶鲁大学法学院读博士。我想也许是这个学院出了多位美国总统和世界名人的缘故,也许是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反应更灵敏,思维更严谨,收入较高的原因,具体理由我也说不准。本想儿子数理化,外语,语文都很好,将来当个科学家,医学家都挺好。但孩子大学毕业以后,他对自己日后从事何种工作合适比我们家长更清楚,所以我们当家长支持孩子的选择就行了。
去国外大学深造,在大学四年级一开学就要寄申请材料了,要自己给老师写申请信,要寄上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获奖证书,要附上托福和GRE的考试成绩,最好能有在世界上有点知名度的或者与日后带教你的老师熟悉的教授给你写推荐信。儿子的出国留学准备工作做的较早,首先他努力做到前三年级的学习成绩都在90分以上(全院排名第一),在大二上学期就把托福考了(考了满分),GRE机考也考了(考分为2330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他又参加一次GRE笔试,成绩为(2370分)。因为托福和GRE第一次没考好的话,还可以再考一次。如果考试比较晚,成绩不理想的话,补考的时间就没有了。儿子学习成绩好,加之他平时又积极为学校做事,对老师又有礼貌,所以老师都挺愿意为他写推荐信,特别是学部委员钱易教授(钱伟长的妹妹),林刚教授(院长)都为他写了很好的推荐信。学校曾决定保送他去英国剑桥大学公费读博士(全奖,30万人民币/年)但学校要求毕业后必须在清华大学任教五年。去剑桥的名额,清华只有一名全奖,二名半奖(15万/年),儿子把这全奖名额让给其他同学了。学校也曾通知他可在清华留校直升博士。很幸运!儿子申请美国的10所大学全都录取他了,而且都是全额奖学金。这10所大学是: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等。看着这些名校的通知,我这个年轻时做梦都想进名校的家长真觉得放弃哪一所大学都挺可惜!儿子最后选择了去耶鲁大学环境科学学院读硕士,然后争取到法学院读博士。所以想出国留学的话,准备工作尽可能做的早些。
尊重老师,友爱同学。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个人的事业有成,离不开老师对他的培养与教育。我们当家长的尊重自己过去的老师,同时也应该要求孩子尊重老师。我儿子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他在小学,中学,大学读书时,能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大学与老师一起出差时,能鞍前马后地照顾好老师的衣食起居。现在去美国留学了,逢年过节还给国内的老师写信或打电话表示问候。在美国他与老师的关系也处理的很好,在与老师交谈时,他总是自己表现的卑躬一点,让老师的感觉好一点。回到国内,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探望老师,哪怕老师生病了,他也会赶到医院,挺让老师感动的。每次回国,他都会在国外买一大堆礼品送老师。要出国了,他又要在国内买很多东西送国外的老师,每次老师收到他的礼物,都非常高兴。我们家长也支持儿子这样做,因为他懂得感恩,报恩。
他对同学也十分友好,同学对他有什么要求,他从不推辞。在大学班级里,有二位来自贵州和云南的同学,家境较差,班里搞什么自费活动,他总是帮着垫付。在大学读书的四年,他每天都会买10多份报纸杂志带回宿舍给同学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他每周兼职做一次同声翻译,有了点收入,他经常会请班里的同学去饭店改善一下。他拿到的国家奖学金,北京商业银行奖学金,清华大学创新奖等。都捐出了一部分给学校以帮助贫困学生。再举一个例子:在他毕业时,我们父母受邀去清华参加他的毕业典礼。其间,他请同学吃饭,我们也坐陪,吃饭时,他问班长:明天班里去校体育馆打保龄球是几点钟,班长回答说:是上午7点至10点。儿子说:如果是下午1点至4点行吗?班长回答说:上午7点至10点,价格便宜,如果是下午1点至4点,活动经费就不够了,儿子问:差多少,班长回答说:差380元。儿子说:这几天临近毕业,同学们都睡得很晚,上午7点打球太早了,这样,差额部分我付吧!不让同学们起早了。随即掏出400元交给了班长,看到这一幕,我很高兴。虽然我们家的收入不高,他母亲是单位内退,家里还有老人需要补贴。但是我们还是非常赞成儿子为班里同学做好事,我们经常教育他,与同学交往时,一定要大度,宁愿自己吃点亏,他在同学中的人缘很好,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只要他有机会到北京开会,无论是在清华留校深造的,还是在京工作的,都会一个不缺,赶到学校与他见面。
大学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儿子在大学四年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得到了很多荣誉与实惠。我所知道的有:大学一年级时,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赛区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第一名,获各项奖金18000元。在校四年,获校优秀论文奖,创新成果奖三项和北京商业银行奖一项,累计奖金过万元。二,三年级时,获得首届和第二届国家一等奖学金,得奖12000元,并免除二年学费。(搜狐网能查到他的名字)他二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务院总理的接见(现家里还保留着他在人民大会堂与总理的合影照片)很幸运!我们曾在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里看到了儿子在人民大会堂领奖的镜头。毕业时,他又获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市的优秀毕业生证书,并受到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的亲自接见和授奖,合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等其他领导也会见了我们家属,一再感谢我们家长为清华培养了一个好学生。当然,我们更要感谢学校和老师,是清华大学和老师培养教育了他。
身教,言教和严教。先说身教,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果我们当父母的自己能不断学习新知识,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都会浅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如果我们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孩子也会热爱读书(美国重点大学80%的学生其父母都有一定的学历)。如果我们孝敬长辈,我们的下一代也会更好地待我们。如果我们对父母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你的孩子也会时不时地对你乱发脾气。现在,这种情况还真不少。为此,我很想对个别同事朋友说:当您的父母还健在时,您一定要多尽孝心!无论您是独生子,还是多兄妹,无论您兄弟姐妹对父母好与坏,您都要对父母好,您对父母好是不会吃亏的,您的下一代会回报您。如您对父母不好,下一代也会效仿您。所以您一定要设法让父母高兴,要笑脸面对他们。我想我们一生中对父母的哭应该只有二次,一次是您刚出生时,这一次的哭声,您是没记忆了,只有您父母听见。第二次的哭声是在您父母离开这个世界时,但这次哭声您父母听不见了,只有您自己听见。所以要尽量做到自己要对父母常笑,要让父母常笑。我还想说的是:我们有个别同事朋友,他们身上的傲气,匪气,覇气都很足。一出口就脏话连篇,不像一个读过书的人。也许是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收入,但您是否想到,您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您的孩子,他很快就会学会你身上的“三气”,而且,问题还在于他身上过早有了这“三气”今后不一定能达到你现有的职务和收入。我也听到有朋友说:小孩有出息是天生的,有的小孩家长天天盯住他,可他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有的小孩,家长不去管他,读书也挺好的。不可否认,人的天赋会有区别,但是,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三者对他的影响不能忽视。可能有的孩子家庭对他的影响小,但社会和学校对他的影响大的话,他也会有刻苦学习的动力。反之,家庭影响大的话,他前进的动力会更大。况且,天天盯着他的方法不一定妥当,也不一定能增加他的学习动力。再说言教,我认为言教可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完成。重点说一下严教,古人语:子不教,父之过。当孩子有过错时,我们家长必须给以及时甚至是严厉的纠正,在我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对孩子的严教。记得他四岁时,有一天送他去画画,正遇上下大雨,我骑自行车带他去,他坐在封闭的雨衣里较难受,所以不想去了。我严厉地教训他:小孩去学习就像父母去上班一样,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不能请假。大约在他四岁半时,有一次和小朋友一起在小区踢皮球玩,有便意了,还不及时回家,结果弄脏了裤子,回家后,被我们揍了一顿。读小学时,有一次奶奶叫他吃饭,他嫌饭太烫了,对奶奶发脾气,被我们知道了,狠狠地教训了一次,非要他向奶奶道歉。读初中时,有一次他正在做功课,他妈叫他吃饭,他显得有些不耐烦,对他妈口气不好,我们俩人一起批评他,非叫他承认不对,下次不再对他妈妈态度不好了。到北京读大学了,我们要求他必须在每周五晚上向家里打电话,有一次周五晚上没打电话来,周六一早,我们就打电话去责问,他解释说:周五晚上在校学生会开会,会议结束时,已太晚了,怕影响父母休息,所以没打电话,准备周六上午打。后来我们也习惯了,若他周五晚上不打电话,肯定有事,周六早晨一定会打电话回来。我们大家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要求儿子做到:母在千里儿担忧。一直到儿子到了美国,他还坚持每周与父母通一次电话。照理,儿子现在比较自觉了,但我们每次分手时或通话结束时,总再三嘱咐他:要虚心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举上述例子,只是想说明;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子,就立即给他纠正,决不听之任之。现在的小孩不少都是小皇帝,6个大人围着他。我经常看到有的小孩无端地向老人发脾气,在一旁的年轻父母,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听之任之,这样很不好,小孩会惯坏的。发现孩子不对时,要及时给以教育,如果老人在旁护着,不便教育,可选个老人不在的场合,总之,要记住:子不教,父之过。
最欣慰的是儿子对长辈的孝顺。我们总觉得:如果一个孩子有一定的文化,有一份较好的工作,能够独立生活,并能体贴长辈,理解长辈,照顾长辈。那么我们就应该说:我们培养的子女是成功的。因为孩子的优秀是没有底的,山外有山。我们的儿子虽然取得过很多荣誉,也让我们高兴过一阵子。但最让我们欣慰的和感到实在的是他对我们父母及对整个大家庭长辈的孝顺。儿子从初中开始,每逢妇女节,母亲节和他母亲的生日,他都会寄张贺卡,买件小首饰,当天再打个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同样,每逢父亲节和父亲的生日,他也会如此。无论是在清华还是在耶鲁,从没漏过一次。现在儿子有点收入了,礼品也买得高级了,会让礼仪公司送一个漂亮的大花篮,会给他妈妈买个大挂件。照理他学习很忙,社会活动也不少,但他还是那么细心。在大学毕业前,他请我们父母去北京,给我们订了很好的宾馆,上较好的饭店,在京所有的费用,都是他埋单。今年五月,我们去耶鲁大学参加他的硕士毕业典礼,他请我们去美国各大城市参观游览,并让我们去游轮上小住,还让我们父母去尝鲜各国料理。每当我们看到他为我们花费较大时,总劝阻他别破费。但他总是说:没关系!以后我能挣到很多钱,在父母身上花钱是我最开心的事!每当我们一起上街买东西时,他总是不让我们父母受累。特别是每周一次的电话,他总会和家人聊一小时以上,他会问到家里所有人的情况,谈到他自己时,他总说:我一切都很好,勿念。临挂电话时,他总忘不了嘱咐我们:“您们要休息好,吃的好些,别存钱,以后退休金不够用,我会养您们”。虽然现在还没用到他的养老钱,听到这话,心里还是蛮感动的。儿子还有一件让我们感动的事,有的周六,我们上午外出,没接到他的电话,但他会熬到下半夜,到中国时间下午再给我们打电话。直到我们接到他的电话后,他才放心。有时他到其他国家出差,时差不同,他也会在不影响我们休息的情况下与我们通话。只要他在国内,我们父母有点小病小痛,他都会守护在我们床边。每次分别时,他总要拥抱我们好长时间,再三说:爸妈多保重!今年五月,我们到达纽约机场时,他已早早地在机场等候。见到我们时他那种亲热的表现,让二位在机场迎接我们的大学同学羡慕极了,不停地夸儿子懂事,说我们有福气。因为他们的ABC下一代对他们可没那么亲热。(ABC即为America Born Chinese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儿子还让我们高兴的是,他的孝顺能顾及到大家庭的其他长辈。每次回家,他都给外公,外婆和身体不佳的姑姑一部分零用钱(爷爷,奶奶已去世)。会给各位长辈和表兄妹一份礼物。逢年过节,他会打越洋电话给各位长辈,表示节日的祝贺!让这些长辈惊喜不已。总之,我们从内心感到:儿子对我们长辈的孝顺是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在美国留学的点点滴滴 。今年五月,我们去美国耶鲁大学参加儿子的硕士毕业典礼。美国家庭对子女的毕业典礼非常重视,子女的毕业典礼就是这个家庭的盛大节日,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参加。耶鲁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典礼分两天举行,学校把这两天看成是一个重大节日,到处张灯结彩,毕业典礼的主会场很大,主会场一周还设了多个大屏幕,以让后排的来宾能看清主席台的情况。会场还有一百多人的管旋乐队参加伴奏,气氛显得非常热烈。上午各学院在主会场集中开会,先由各学院院长向雷文校长汇报本学院今年毕业生人数,希望校长同意授予他们学位证书。然后由雷文校长宣读本年度优秀毕业生名单并授证书。耶鲁大学2006年度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共2200名,优秀毕业生19名,每个学院1至2名(可见名校对优秀毕业生的名额控制的很严)。我们儿子以16门主课14EA的成绩,以及在二门助教的任课和社会实践中的出色表现被学院推荐为校优秀毕业生(也称学生代表,EA表示为Excellence A)。他是19名校优秀毕业生中唯一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当雷文校长在台上宣读儿子的名字ZHENG YE QING并强调:FROM CHINA时,台下一篇掌声。儿子从校长手中接过证书后,向校长和台下同学多次鞠躬致意,我们用摄像机录下了这激动人心,值得纪念的场面。会后我们也破例给儿子送了鲜花,并高兴地对他说:儿子你为我们家庭争光了!你给我们中国人争光了!因为先前我们曾对他说:儿子你是清华的优秀毕业生,以后你也应该是耶鲁的优秀毕业生。现在这一目标达到了。散会后,好几个华人家庭向我们表示祝贺,更多的美国人对我们说:CONGRATION!
下午学院再开毕业典礼会,院长重点介绍了儿子二年来所取得成绩,并宣布郑叶青已被法学院录取,整个会场又是长时间的掌声。因为耶鲁法学院在全美的地位很高,但录取率很底,能被法学院录取也是他们环境科学学院的光荣。散会后,不断有同学要和他合影,老师也都对我们家长表示祝贺和感谢。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对儿子说,他们已以雷文校长的名誉和环境学院院长的名誉给清华的顾秉林校长和林刚院长发了感谢信,感谢清华大学为他们输送了郑叶青,欢迎今后再有优秀学生来耶鲁深造。以后的日子,我们几次受邀去美国老师家做客。这些老师有的是原华尔街的CEO,有的是前白宫的助理国务卿,有的是前驻华大使,有的是原美国环境部长,他们大多都是耶鲁毕业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住在纽约附近的富人别墅区,地名叫GREENWICH。他们家家都有上万平方米的花园和设备齐全的豪宅。名校的教授非常热情地款待我们,是我们去美国之前根本没想到的。席间,几位老师对我们说:您们有这么优秀的儿子应该感到骄傲,我们非常羡慕您们。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喜欢郑叶青,他待人有礼有节,善于与人打交道,非常受欢迎!VERY POPULAR!他的知识面非常广,当助教时上的课挺精彩,老师们和同学都说他是一个:会走路的百科辞典(CAN WALK CYCLOPEDIA)。他的英语非常完美(VERY PERFECTION)听他说的英语,你根本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刚来美国二年的外国学生,总以为他在美国受过良好的英语训练。听了老师们对他的一番评价,使我们明白:一个国家只有强大才不会受外国欺负,一个人要有知识,懂礼貌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欢迎,包括在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
美国的名校和一般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和薪金相差很多。所以富人家的孩子想办法进名校,穷人家的孩子经济要翻身,也想挤进名校。我看了一名初中生写的作业,他的理想就是考进一所重点高中,然后争取考进YALE OR HARVARD(耶鲁或哈佛大学)但2006年耶鲁大学的录取率是8。3%。哈佛是9。2%,可见要求非常高。在美国哈佛和耶鲁这二所大学就像中国的清华和北大,是优秀学生向往的学校。
现在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感到担忧,布什总统多次告诫青年人说:你们要学好知识和技能,千万不能让中国和印度赶超上来,否则我们美国就变成二流国家了。纽约报纸有一幅漫画,漫画中一位母亲指着自己的儿子说:你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你的工作就被中国人和印度人抢去了。她说的对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今后的人力资源,真有可能在全世界流动。中国和印度同样是二个发展中的大国,但美国对印度了解的比较多。书店里有不少印度作家的作品,也许是印度的母语就是英语,有他有利的一面。相比之下,介绍中国的书籍太少,耶鲁大学的一位老师对我们说:希望在美国能看到更多的英文版的中国当代小说家的作品。但据报道,中国当代作家的外语水平都较差,不能用外语写作,这一点已被国外汉学家批评。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消息不多,所以大多数美国人不了解真正的中国,相反,法轮功歪曲事实的报道倒不少。这次胡锦涛主席去耶鲁大学演讲,法轮功组织纠集了在纽约,华盛顿和波斯顿等地的法轮功分子进千人前来围攻。当然也有1000多名爱国侨胞从美国各地赶来,举着横幅“欢迎胡主席访美”。美方出于安全考虑,让胡主席从边门进入会场。这样,在正门口等候的,真正想见到胡主席的华侨和留学生也没能见到胡主席。儿子英语好,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向美国人介绍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成就。是啊!80年代出生的他,正赶上我们国家太平盛世,快速发展的年代,他有理由宣传我们兴兴向荣的祖国。
儿子在早些时候,已经收到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书,也收到了联合国日內瓦欧洲总部的工作邀请信,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耶鲁大学法学院。耶鲁大学已有300多年历史,教育水平高是世界闻名。整个校园非常漂亮,胡锦涛主席在参观校园后,感慨地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想成为耶鲁大学的学生。学校有很多建筑都是由校友捐助的,学校培养出了优秀人才,优秀人才挣了大钱后又来回报学校,学校现有校友捐的存款达200亿美元。去年有一位校友匿名捐了1亿美元,他要求给所有在艺术学院读书的学生全额奖学金。学校的体育馆比一般专业的体育馆都先进,学校的博物馆有很多梵岗和毕加索的油画,馆內的大部分文物也是由校友捐赠的。相比之下,我国的大学生工作以后很少有人想着为母校捐款捐物(包括我自己)。但在五月份,我们和儿子一起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清华大学纽约地区校友会,这些校友现在大部分都是美国各领域的精英,其中有温总理的好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校友聚在一起谈到:再过五年就是清华大学校庆100周年,我们要争取为母校捐赠200万以上美元,尽量回母校参加校庆。我对儿子说:五年后,你也博士毕业了,到时候为母校多捐点钱。
情系祖国和母校。儿子现在人虽然在美国,但他经常想怎样报效祖国,报答母校。并利用一切机会为国内做点事,去年8月,当他知道中国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要修改环境保护法时,他就主动要求给相关领导介绍欧洲国家和美国的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条例,他还帮助全国人大有关部门翻译了很多资料,前后三星期,当要给他报酬时,他谢绝了,连上海至北京的来回机票都没报。清华大学有一个市长学习班,其中有“城市环境保护的课程”,他二年中,每年都去学校上一周课,但他不要分文授课费,他总认为清华大学培养了我,我为学校做点事是应该的,他还经常把他所知道的环保新科学和新技术介绍给清华的同学和老师。国内的领导去耶鲁大学参观学习,学校方面经常会安排他当翻译和陪同。他总是认真地介绍领导们所想了解的一切。每次都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他不止一次地对我们家里人说:一流的留学生,学成后应该回国,报效祖国。正像耶鲁大学老师对您们父母说的,我留在美国,将来会有名气,也能挣很多钱,他们也会主动为我办绿卡,入国籍。但我毕业后,最多在美国再积累点工作经验,就抓紧回国。在国内,我也能做很多事。听了他这一番话,我们也挺感动,我们对他说:儿子,我们父母支持你回国。(完)
后语:唠唠叨叨该结束了,我们写的这些育儿心得就像和一个老朋友在聊天,谈不上有什么理论依据,只是对儿子以前的读书情况做了点总结。我们也不敢说儿子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大的作为。毕竟工作和学习不是一回事。另外,孩子的成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家长都应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如果此育儿心得中的某一点对您是有启发的,我们也就很高兴了。也算是做了一件值得做的事。谢谢!
时间:2021-03-19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