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产动画的调查报告范文两篇
关于国产动画业现状调查报告之二
今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等方面为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提出了不少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对国产动画产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多年的努力有了结果,我国动画产业在经历近20年的迷茫后,终于见到了曙光”。有专家分析说,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强和国内、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未来一两年内,我国动画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热潮。
国产动画业蓄势待发
出于对国内动画产业疲软状态的忧思,在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前,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的动画产业正在由单纯的加工向产业链的方向发展。
2000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其中规定了电视台播放国产动画片和外国动画片的时间比例: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分钟以上),其中60%必须是国产片。
同年,据广电总局的统计,全国制作完成的动画片产量达1.3万分钟,比上年增长一倍多,动画片制作公司达到120多家,比上年新增3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6000多人。
2001年9月,国内动画公司三辰“蓝猫”产业化开始启动。大量的贴片广告让其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迅速发展为一个较为庞大的产业集群。在“蓝猫”节目和高密度广告形成的强大“制空权”之下,“蓝猫”开始走下荧屏,扩张到音像、文具、服装、食品、保健品、日化、自行车、家用电器等十几个行业。
2002年9月16日,“2002中国卡通产业论坛(CCIF)暨杭州卡通艺术节”在杭州萧山落下帷幕。活动通过“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颁奖晚会,由国内外著名动画艺术家、影视艺术家、数码动画权威人士、软件公司技术专家、国际知名动画制片商参加的“卡通产业投资论坛”以及卡通艺术展览会等形式,对中国卡通文化产业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商机,走出一条推动卡通产业迅速发展的道路作了探讨。
2003年,继首届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8月底在京闭幕后,“2003年中国卡通产业论坛暨国际卡通艺术周”于10月24日-28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并创下了“第一次有多家金融机构直接介入”,“宣布建立第一只来自民间的中国卡通产业基金”,“第一次把数百件来自全国民间制作的动画好节目聚集在一起,向业内外集中展示”等多个“第一”。
到2004年,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动画学院的学生人数创下该学院办学以来的最高纪录——三个专业85个名额的报考者为1400余人,复试人数高达740多人。而在全国,100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动画专业,在校动画学生总计约7000余人。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和家长都在看好动画业的发展。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从近三年动画片生产的数据来看,民营公司的产量从50%发展到今年的63%,在全国数量中已占有主要比例,且在直线上升。
……
无论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强、市场环境的不断改良,还是动画从业人员观念的转变,国内动画人才的蓄势待发,都为国内动画市场的新一轮热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动画市场的复苏似乎指日可待。
复苏之路依然曲折
但是,转型期同时也是理想与现实猛烈碰撞、交锋的时期,一些快速发展中来不及处理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
动画教育的热启动与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矛盾首当其冲。与当前100多所院校开设动画专业的现状相比,在三年前,从事中国动画教育的院校不会超过五六所,其中办学历史最长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在1999年以前还只是美术系中的一个专业,在电影学院15个专业中的排名也是在最后的。这种快速发展导致了负面问题的出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师资严重短缺,动画教材不够系统、不够完善,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杭州安利星电脑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何志祥经理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说,热门专业的泡沫已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难度。与普通职高生相比,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但由于整个教育水平难以跟上,他们空有理论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即便是最底层的工作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目前在他的公司里,95%以上的员工都是职高毕业生和社会招聘人员,企业宁可用2—3年的时间自己培养员工。这也使得很多动画专业毕业生流向其他行业,国内三大动画学院之一的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毕业生林斯告诉记者,他们90%以上的同学都去了游戏、广告和艺术设计公司。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真正高水平人才的培育和动画产业的发展后劲。
其次,动画市场振兴的关键在于国内市场,而国内的动画市场还处于“很不成熟、很不规范”的低级阶段,不少投资商的心血之作就因为盗版猖獗而受害不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金国平介绍说,当时《宝莲灯》的正版与盗版之比是1:9,而热播动画片《我为歌狂》的各种盗版版本超过10种。三辰卡通集团董事长孙文华更是无奈地表示,《蓝猫淘气3000问》创造了吉尼斯世界最长动画片纪录,而盗版“蓝猫”产品的数量也可以创造另一项吉尼斯纪录。盗版者的一次投机行为,对于各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本身比较脆弱的国产原创动画作品和像“蓝猫”这样的原创动画著作权人和投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另外,强调产业化运作是否会削弱动画片质量的问题也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而“蓝猫”系列动画也因为这点而备受争议。黄伟老师评价说,在业内人士看来,蓝猫形象从动画设计和故事创意上看并不如意,但它能成为一个大众知晓度较高的国内动画品牌,大部分要归功于商业运作的成功。而国内动画片要真正做到被孩子们喜欢,动画的质量还是第一位的。
我国动画产业有1000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尽管转型之中的重重矛盾惹人心烦,但国家广电总局在有关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影视动画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要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开发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程度等特点。因此,从国际和整个国家的大环境看,动画产业前景广阔,国内动画产业正走在全面复苏的大路上。
国际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觉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动画应运而生,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动画产业正成为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有资料显示,全球最大的娱乐产品输出国美国,每年的动画产品和衍生产品的产值达50多亿美元。日本则通过动画片、卡通书和电子游戏三者的商业组合,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动画大国,年营业额超过90亿美元。
即便是后起之秀的韩国,其动画业产值也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生产量占全球的30%,是中国的30倍。也正是与动画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的动画投资、动画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辰“蓝猫”的研究人员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根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2000年137号文件及2001年公布的十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暂且不按照全国3000多个电视播出机构来估算,只考虑约600家城市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以10分钟计,设定重播率为500%(即一次新节目4次重播),那么:10分钟×365天×600家电视台×1/5×60%=26.28万分钟/年。而国产动画片每年的现有产量只有1万多分钟!国产动画节目播出市场需求缺口每年约25万分钟!
随着国家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强,仅各电视台的需求已经成为国内动画投资的巨大动力。按照国内制作能力与较低收费标准测算,其制作收入每年约37.5亿元,其衍生产品收入112.5亿元,其国际市场播出收入50亿元,合计达200亿元。同时,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数码技术广泛运用,消费方式进入“看图”时代,人们的卡通文化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卡通衍生产品市场总值将进一步提高,前景看好。“如果经过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够从目前的十万分之一提高到百分之一,那么我国动画产业就具有1000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金国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信心十足地估算。
今年8月和9月,首届中国青少年动漫艺术博览会和“东亚动画论坛”将分别在北京和吉林举行,也将是我国动画业与国际接轨的有益尝试。动画产业作为后起之秀,必将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时间:2021-04-25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